河南爱心之家欢迎您!
当前所在的位置:
书画名家
西中文(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发布者:admin 来源: 发布时间:2018/7/17

西中文,字奎章,号华北,1945年生于河南固始。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协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美术评论家,信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重大展览。

人物简介

西中文,字奎章,号华北,别署玉衡居士,佩韦斋主。1945年生于河南固始。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协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美术评论家,信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

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重大展览。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论文多次入选全国书学谈论会,出版专著3部。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第六届书学论文讨论会评委,全国第5届楹联书法展评委,全国第八届书法展、首届全国青年展学术观察团成员。

书法之余雅好诗词,数十年吟咏不缀,《佩韦斋吟草》是第一次诗词结集。书风以帖为主,兼取金石碑刻,风格萧散俊逸,浑厚华滋。各体兼擅,尤以小楷及行草见长,作品入选各种大型展览。兼攻书法理论,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曾两次获国家奖,获第二届书法兰亭奖。

出版有论文集《书海蠡测》、《中州书坛学人丛书·西中文卷》、《书法教程》(合作)等。曾任全国第六届书学论文讨论会评委,《青少年书法》杂志编委,郑州大学、信阳师范学院艺术系兼职教授。

艺术活动年表

1963年作品入选河南信阳地区书法展

1982年先后在信阳商业学校、河南省商业学校任书法教师

1986年与陈颂声合著的《黑板字艺术》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8年获卧龙杯全国职工书法大赛二等奖

1989年论文入选全国第三届书学讨论会,同年加入中国书协

1990年作品入选全国首届新人新作展

1992年参与编写《书法教程》该书翌年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3年作品入选中日自作诗书展

1994年论文入选全国第四届书学讨论会并获三等奖

1994年论文入选全国书法美学史学讨论会

1996年当选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1997年论文集《书海蠡侧》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8年任全国隶书讨论会评委、《全国隶书讨论会论文集》副主编

1999年受聘任《青少年书法》杂志编委

2000年任河南省书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2001年被信阳师范学院聘为美术系兼职教授

2002年在河南省书协中青年书法家高级读书班任教,并率队参加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决赛

2002年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提名奖

2003年参与编写九年制义务教育河南地方教材《书法艺术》,任副主编

2003年论文集《书法传统与现代论纲》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3年作品参加中原文化广东行

2003年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3年任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评委,以及《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编委

2003年任河南省书协常务理事

2003年《西中文书法艺术》作品集由华夏文化出版社出版

2004年任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学术观察团成员

2004年作品参加中原文化上海行

2004年任全国首届青年展学术观察团成员

2004年任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评委

2004年被聘为《中原文化大典·书法卷》副主编

2005年主编的《创造力的突现—张海书法评论集》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5年论文入选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书法学术讨论会

2006年论文入选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并获三等奖

2006年论文入选第二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

2006年在广州文理一堂举办“西中文书法艺术展”

2006年应邀赴广东潮州讲学并举办“西中文书法艺术展”

2006年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三等奖

2006年受聘任教于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006年出版诗词集《佩韦斋吟草》

2007年作品参加中原文化港澳行,并随团赴港访问

2007年河南电视台《文化星空》栏目专题介绍

2007年参加中国书法家代表团出访非洲四国

部分诗作

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 2002年

2002年9月,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在青岛崂山终评。河南人入围11人,余率队赴考,感赋二首。

招来鸣凤聚梧林,

首搏兰亭寓意深。

青岛繁花惊俗眼,

崂山碧海动诗心。

莲峰故韵当庭写,

碧草新题独自吟。

书脉绵绵从我续,

珠玑足可慰山阴。

注:决赛规定选手每人当场创作作品一幅,内容乃清人咏黄山诗,故云“莲峰故韵”。又选手除创作书法作品外,另需作诗一首,题为“碧草”。

西中文其人其书


西中文先生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城关镇,受家庭影响,他幼年就以善书而闻名乡里。开始是父亲逼着临帖,一开始的时候还有点勉强,后来临了帖以后,感觉特别喜欢书法,家里藏的一些字帖,像柳公权,米南宫,王羲之这些人的字帖,家里有的,他几乎都临遍了。 [2] 

1968年,西中文从广州中山大学毕业,仍一直坚持书法创作。文革期间,搞书法没有一个从容的环境,他就从抄写大字报当中找到了练习书法的乐趣。“中国有很多的书法家都是从那时候抄大字报抄出来的,我也是其中之一。”西中文先生说。

文革结束后,西中文开始更加刻苦地临习书法,勤奋钻研书法理论。临帖临的是赵孟頫的《汲黯传》,整整临了十年,这个十年究竟写了多少遍,他自己也算不清楚了。在这个时候,他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同时,还写王羲之的《圣教序》。

光写不行,西中文先生也很注重与同道们的交流。像张海先生,周俊杰先生,都是他调到省书协工作的时候认识的,通过交流,对他书法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从他们的艺术成就,他们的艺术道路,以及他们的艺术经历里面,找到了自己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子,所以书法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西中文先生说

1985年,西先生被调到省石油公司办报纸,并与书法大家周俊杰一起,参与了省书协的工作。这个时候,他们开始一块编书法教材。当时教育部专门有一个文件,要求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里面,把书法作为一种选修课,必修课,各个省都要自己编教材,河南作为试点省,编教材任务就落到了西先生他们的肩上。他和周俊杰一起编了一套《书法艺术》,同时一块还一块编了《河南书法论文集》,全国隶书讨论会的文集,第六届书协讨论会的理论文集等等,这些经历,让他更系统地对中国的书法史、书法大家进行了重新认识和了解。

西中文先生数十年临池不辍,寒暑无间,他的书法创作在全国性书法大赛中屡获大奖。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说西中文先生“书风清新典丽、雅正清刚,兼融碑帖,以帖为主,主要走的还是王羲之《圣教序》的路子,参以米芾、赵松雪、文征明等人,风流蕴籍,春风大雅,其小楷写得尤其好,魏晋风骨、隋唐气格,尤其得赵孟頫《汲黯传》之三味,具有很浓的书卷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中文先生笔下的小楷,无论是方斗、横幅、中堂,还是圆形、扇面,均布局合理,章法有度,结构巧妙,熠熠生气贯其间。

学养深厚的西中文先生在书法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就。从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中国书协学术研究会,他的论文都入选了,而且其中有好几届还获了奖。建述也颇丰,前后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出版理论专著3部。张海先生介绍说“近二十年来,他在国内外各专业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书法理论文章,内容涉及书法美学、技法、史论、书法赏析、书法文化等方面,尽管内容不同,角度各异,然而我们在每篇中总能看到他那寓严密逻辑于朴实文风之中的理论风格。我尤其赞成他在技法方面的一些理论文章,因为他本人在书法创作上有相当造诣,所以在技法方面的论述言之有物,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广泛的知道意义。中文先生的书法论文曾在全国书学研讨会上获国家奖,在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中获理论提名奖,是当今书坛颇有成就的书法家和理论家。”

关于书法,西中文先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学习书法一定要先继承,后创新,而且创新不能盲目追赶流行时尚。当前的书法界,有一种流行的时尚,这一阵子流行什么,下一阵就不太流行了,所以,对学书的人,如果老是跟着流行往前走,就会感觉走来走去没有自我,过几十年回头一看什么也没落下。所以西中文先生一直强调,学书法应该从传统上扎扎实实的下功夫,要把传统继承好。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速成的想法不符合书法自身的规律。

西中文建议学书者需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我见过很多书法家,到一个地方写字,掂起笔来不知道写什么,拿书翻半天,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内容,如果找到了一个,或者别人指定了一个内容,掂起笔来是写一句看一句,甚至是写一个字看一个字,这样对书法创作肯定是有影响的。因为书法它作为一个创作来说,讲究气韵,讲究章法,讲究结构,要把这些东西在心中酝酿熟了以后,写出来才浑然一体,如果看一个字写一个字,怎么可能把它写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呢。这就给书法家提出一个要求,要有相当的文化修养,对传统文化要有相当的把握,而且书法本身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的不深的话,那么对书法真正的含义也不会有深刻的理解。”

西中文对书法创新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六大规律。他认为,书法作为一个艺术来说,要创新首先要具备,一个是资源条件,这种资源条件包括社会条件,历史的条件和个人的条件。第二条就是厚积薄发,有创新能力的,有创新成就的书法家,一定是厚积薄发,对传统的东西一定是吃得很透,积累的很厚。第三条是集体成果的,创新不是一个人的成果,必定是多数人,也就是这个时代的人都在为这个课题而努力。第四个规律是组合律,创新不一定是原创,真正的创新是把前人的成果组合在一块,这种创新的形式更多一些。第五个是个性流,搞书法创作,要有个性,如果没有个性,肯定是没有创新的。第六个就是极限,就是说创新不是无限制的。

张海先生说:“西中文先生正值书法的盛年,凭他的勤奋、执着以及多年积累的功底,相信他还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们也相信。

西中文作品欣赏

西中文先生为人谦逊,淳朴敦厚,温文尔雅,不事张扬。然而,与书法则视为其生命之全部。五十多年来浸淫翰墨、临池不辍,取法高古,兼容并蓄。先生以楷起步,长于行草,直追篆隶。其小楷颇得《宣示》、《乐毅》、《黄庭》与王宠之真谛,法度森严,意趣高迈;行草取法《圣教序》,而又兼融二王、米芾与赵松雪的洒脱、遒劲与庄重;文质相合,以心造境,因而使其书法呈现出一种雄浑大朴、风流蕴藉的古雅之气。这种气息与格调既是西中文先生心灵学养的涵化与写照,更是其在书法本体规定性与笔墨功力的双层作用下“为情造文”,且“发乎情,止乎礼仪”的直接慰藉,在中国文人艺术中具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分享到: